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3 17:16:04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1

第四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课时作业

二、讲析

提问:作品是用哪些表达手段,从哪些不同侧面来表现相如的思想性格的?

明确:

(1)缪贤荐贤,从侧面显示相如的机智;

(2)秦王求璧,先写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是反衬下文相如一言以决的胆识;

(3)廷斥秦王,秦王设九宾礼仪的.隆重召见,侧面烘托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

(4)渑池会上,相如置工人安危于不顾,为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

(5)廉蔺交欢中,相如处处忍让,显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忍让为国的高贵品质。

提问:课文以相如为主,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全文在写相如时,或明或暗地提到了廉颇,同样提出了他在赵国的地位,表现了他的性特征。第一,开头就说他“以勇气闻于诸侯”。强调突出了他的勇。文章最后写他负荆请罪,固然是受蔺相如爱国精神的感动,也是他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和勇于改过的精神。第二,作者介绍廉颇是“赵之良将也”,一旦国家形势紧张,赵王立即“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突出表明了廉颇既举足轻重之势,又不同于常人。渑池相会一段,对廉颇的描写更为明显,正是他的“盛设兵以待”,秦才不敢动的。第三,作品还写了他的智谋,如第二段,是“廉颇蔺相如计”、敦促才成行的。后来又是他建议“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也正是他给了相如以强大的后援。他的性格极为爽朗,开始居功自傲,后来又负荆请罪。

三、布置作业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一、 认识廉颇、蔺相如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三、加强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学习;

四、体会课文用语言、行动来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以及作者、选取和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设想

一、进入高中以来,这是第一篇文言文,应先复习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便同学们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学习。

二、 文言文中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很多,拟把重点讲解和练习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累计 课时

一、 导入

在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好些篇文言文。对于怎样去学习文言文,你们原来的老师肯定也讲过了。现在我再跟大家回忆一下,同时提出我对大家的要求。我认为学习文言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习:

A、文学常识的把握

B、文章的理解

C、 通假字

字 多义字

注音

D、 一词多义

词 古今异义 总体要求:字字落实

词类活用

E、 被动句

句 倒装句

判断句

省略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①、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②、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教学重点]

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将相合欢”的对比深度。

[教学设想]

①、超越常规字词教学,引导学生品鉴《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开启心智,提高赏析,评价的文学素养。

②、立足于课文三个故事,各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定点深化,集中突破,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③、通过引导学生对《史记》名篇的品读鉴赏,达到掌握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教学课型、课时]

品读——鉴赏课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诞生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史马迁的《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成为后世历朝修史的范本,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把中国的历史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确性,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极富表现力,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绘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其后的文学家们无不熟读《史记》,把它当作文章的典范。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在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史记》的传统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梳理情节,把握矛盾,品味语言感悟思想来领会《史记》的文学魅力。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辨、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上性格,以及廉颇粗豪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国难当头,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

三、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

[问题]:

①、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②、蔺相如出使秦国连写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

①、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面对秦王的易成求璧,赵国君臣深感“矛”或“勿予”两难,才有“求人”报秦之议,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城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

②、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城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 ……此处隐藏6649个字……句式;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把握史传文学作品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

3.欣赏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师生互动设计

1.本文故事性很强,可以先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对照理解和使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文中三个故事的大意。

2.精讲与精练相结合,引导同学理解知识点后,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导入新课

.简介作品及时代

(1)作品简介

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穷途发愤。武帝天汉三年,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等多种体裁,其本纪世家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2)时代背景

.听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叙述的。

[点拨](学生讨论,归纳总结)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

—2②3节:完璧归赵

—16④17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及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

2.查阅工具书,同学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出示投影、归纳重难点。

A.通假字

②臣愿奉壁西人秦。“奉”通“捧”,用手托。

庭。“庭”通“廷”,朝廷

案图。“案”通“按”,察看。

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人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B.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安置住宿)刃相如(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也……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古今异义(①拜为上卿(授予宫职)

忧虑,担心)

寿(④臣所以去亲威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指给……看)⑥于是相如前进缶(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⑧布衣之交(平民)

D.特殊句式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倒装句:

(四)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能正确翻译,翻译时,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

(五).继续阅读课文,做到能很流畅地复述三个故事。

2.归纳总结语言点。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人物性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知错就改。

2.学习作品在选材、布局、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二).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分析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性格。

[点拨]本文通过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情,在尖锐的'矛盾之中突出刻画廉颇、蔺相如的性格,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的智勇双方,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这两事情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负荆请罪”中,表现出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廉颇的性格主要在负荆请罪”中得以体现,那就是直率坦白,勇于改错。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技法。要求:品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加强讨论。

[点拨](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期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以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在三个事情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3.学习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

[点拨]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些材料分别采取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

(三)[总结]

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品质和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风格,也赞美了廉颇“负荆请罪”的优秀品质。

2.选择典型事件刻画人物,以写蔺相如为主,写廉颇为宾,选材详略得当。

3.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课文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这一对矛盾是敌我矛盾;另一类是廉、蔺的矛盾,这一对矛盾是内部的矛盾。两类矛盾纵横交错,互相影响。最后在共同对敌的前提下,内部矛盾得到了解决,廉蔺的性格品质也得到了充分的刻画。

4.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

[扩展]

试翻译这段文字,并说说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四).完成书后练习“二、三”。

2.找出本文中的成语。

六、板书设计

人物性格

刻画人物方法

完璧归赵

蔺相如机智勇敢

渑池之会

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负荆请罪

蔺相如:宽厚待人、顾全大局

廉颇:勇于改错、顾全大局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